森拥萤火 > 历史军事 > 舍弟诸葛亮 > 第118章 人心之归广陵,如水之归下

第118章 人心之归广陵,如水之归下(1 / 4)

九月初三,广陵城。

广陵太守府一大早便人声鼎沸,访客盈门。前院中搭满了临时的遮阳棚,还有仆役往来提供水食招待,好让院中等候的客人不至于狼狈。

三教九流、各式服色的客人络绎不绝,都是等着刘备亲自召见的。

刘备倒也不辞辛苦,自从袁曹开战、大量两淮百姓涌入广陵后,他已经连续多日,每天从早到晚会见宾客。

凡是原本在袁术麾下时担任过官吏的,或者在地方上略有名声、学问的士人,只要来投广陵,刘备都坚持亲自接见,确认其才干。

笼络人心、识别人才、招揽人才这方面的事情,本来就是刘备自己最擅长的。

他现在才一郡地盘,其他事情也不多,日常民政甩手给了诸葛亮、陈群他们操心,人事揽才当然要亲力亲为了。

交涉之后,如果发现对方其实没什么本事,刘备也会至少略给些安家费,让府上仆役安排一顿好酒好菜,至少要有整尾的鲜活大海鲈鱼和鳜鱼,并且留下住处消息。若是没有住处,官府也会帮着安排住处。

若是遇到了可用之才,自然会给更优厚的待遇,而且由刘备亲自陪客吃一顿,送房送田,自不必提。

过去半个月里,倒也确实给他发掘了几个籍贯淮南郡的有识之士,都是很年轻的读书人,有几个甚至尚未及冠,只是最基层的小吏,被刘备自己火眼金睛发掘了出来。

这让刘备很有成就感,每日不辞辛劳,越干越有动力。

转眼一上午就过去了,眼看就要用午膳。刘备还依稀记得,昨晚诸葛亮派人来和他说,今日午后、广陵潮退潮之后,要邀请他去江边视察新式的可以用渔船拖着的流刺网捕鱼。

刘备不愿耽误时间,就早早吩咐庖厨多准备一些分量的精美饭食,然后吩咐身边近侍:

“你们把今日名单上那几個干吏留一下,再去把孔明先生请来一同用膳。再把前几天招募到的仓慈、徐奕二位找来,刚才新募用的人里,有几个是他们的老乡呢,一起熟悉一下也好。”

近侍立刻领命而去,大约一刻多钟之后,诸葛亮就被找来了,他刚好在调试新渔网,也还没吃呢,倒也不费事。

刘备立刻起身,拉诸葛亮坐他旁边,然后趁着开吃之前,帮诸葛亮介绍了几个跟他年龄差不多的人。

这些客人中,甚至有个别比诸葛亮还年少,估计才十五岁左右,也算是早成了。诸葛亮看着对方长相,就觉得太年少不太靠谱的样子,而刘备却很放心,低声和他说:

“愚兄虽无别的本事,但一个人是否有才干信义,我还是看得出来的。大材大用,小材小用嘛,这些士人都各有所长,用好了就是不小的助力。”

刘备一边说,一边起身领着诸葛亮,站起来转了一圈,跟众人喝酒,喝一个给诸葛亮介绍一个。

“这位是仓慈仓孝仁,原为淮南郡户曹掾,颇知劝农屯田之事。只因不忿袁术横征暴敛、竭泽而渔、搜刮无度,五日前弃官来投。

孔明,日后可让他辅佐陈长文,管理新增流民在射阳泽周边的围垦屯田。毕竟眼下流民日多,长文一人渐渐忙不过来了,以后就让长文专管水利、灌溉,而孝仁帮他管围垦、圩田。”

那仓慈算是今日客人中年纪最大的了,但也不过二十来岁,应该不超过二十五。他见刘备如此尊重诸葛亮,连忙主动敬酒,诸葛亮也点头回礼。

然后刘备又介绍了几人,都相谈甚欢:“这两位是蒋济、胡质,虽尚未及冠取字,但也有点算学基础,分别在下蔡、合肥为计吏,我已考察过了,倒是颇为公正细谨。

不过要论算学一道,天下哪有比得上贤昆仲的?以后让他二人边干边学,跟在你们身边打打下手,或许能有更好成长。”

蒋济、胡质这些人,将来当然会有字,但现在确实还没。太年少了,属于刚刚入行的年轻税务统计小吏。

注:计吏就是搞人口和税赋会计/统计工作的

说句良心话,这些人哪怕是让诸葛瑾这个知道历史答案的穿越者、亲自来广陵郡主持人事工作,都未必能想到和发掘。

毕竟这些人才的早期经历谁会注意到呢,诸葛瑾脑子里也没长数据库,不可能什么都先知。

但偏偏刘备本人亲自来主持这项工作,再加上刘备的识人之明、亲和力与观察力,再加上极度勤奋的求贤若渴,竟被他大浪淘沙找出了不少或出身寒微、或小吏起步的才干之士。

刘备一一给众人介绍,还笑着说仓慈、蒋济、胡质都算是同乡,以后要好好交往,也是他乡遇故知了。

诸葛亮注意到还有一两个新招揽的人才,似乎并不是“淮南同乡”,便低声向刘备询问。

刘备也连忙一起介绍,唯恐冷落了对方。说此人倒是徐州人,名叫徐奕,算起来反而是诸葛兄弟的半个老乡,琅琊东莞人,也是前两年因为徐州战乱、南下去扬州避祸。

但最近被孙策征辟,他不想给孙策这种残暴之人效力,就又逃过江想回老家。结果撞上刘备在广陵不辞辛劳亲自面试、广招贤士。虽说刘备本意是针对最近流入的袁术治下士人,但也把这些回乡本地人覆盖进去了。

最新小说: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超时空史记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唐时明月宋时关 穿入维京当霸主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隋唐小纨绔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