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拥萤火 > 历史军事 > 舍弟诸葛亮 > 第170章 黄祖狙击术岂可不防

第170章 黄祖狙击术岂可不防(1 / 3)

鲁肃向刘备献完策后,次日就按照刘备的交代,去诸葛瑾那儿当面汇报了一下,把最新信息全部同步,看看诸葛瑾有没有什么异议或补充。

得到了诸葛瑾的首肯后,这个“将来引入袁谭占据琅琊郡沂东地区”的方略,才算是正式拍板。

在这个的过程中,鲁肃也慢慢意识到,刘备让他单独找诸葛瑾报备的另一层深意——沂东地区一共就两个县,莒县和诸县。而诸葛瑾现在被朝廷圣旨封为诸侯,诸县正是他名义上的封地啊!

虽然诸县刘备本来就拿不到,只是将其未来的归属,从曹操手中夺到袁谭手中,那也得找名义上的正主请示一下,以示尊重。

处理完这些事情后,刘备阵营在这個冬天才算是稍稍闲了下来。

因为休养生息种田的需要,反正一直到明年二月春耕农忙,刘备都基本不会再有任何大动作了。

或许还有人理解不了“为什么曹操也在连年打仗,而他始终有军粮以战养战,还能刚打完袁术继续打吕布。而刘备却打了半年袁术就民穷财尽”,觉得这不合理,或者单纯将其归因为曹军吃特殊尸体的肉脯。

而事实上,通过一个数学模型就很清楚了:因为曹操从袁术那儿割过来的新占领区,是人口流出地。而刘备得到的是人口流入地。

在双方都是三月底、四月初春耕季结束后转入总攻的打法下,打到九月秋收时,终于把袁术的平原地皮全抢光了。

这些土地上,春天进攻前已经种好了庄稼,哪怕因为战乱无人照料,导致减产,但田地普遍还能有相当于正常五到七成的产出。

曹操占据的谯、汝南等地,因为曹操的残暴、拉锯的惨烈,人口往外流失了三十万,他们走的时候还没秋收,带不走地里的庄稼,所以是“人走粮没走”,

哪怕剩下五到七成收成,养不活三十万人,但好歹能养十几二十万。曹军可以直接把这些“无主之粮”全额收割装进官仓,连五五开的屯田收租比都不需要,直接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就行了。

有了这笔粮食,曹操当然能连冬进攻吕布,以战养战,代价则是长远潜力有所损失。但如果能利用这个时间差搞定吕布的话,曹操肯定能赚到远超过三十万的人口,甚至多赚数倍,这也是以战养战的精髓。

刘备的情况刚好相反,他是秋收季之前流入了三十万难民,而且是“人来粮没来”,刘备还得借贷给这些难民口粮,安置他们渡过南迁后的第一个寒冬和春荒。

这一进一出,自然愈显刘备军粮捉襟见肘,每一口都得算计着吃,还要继续疯狂扩大捕鱼业以补贴粮食缺口。

所以,后续刘备在军事层面不能有大行动,这不是诸葛瑾智谋不足、拖沓,是真的做不到。

最多只有一个步骘、前阵子准备停当后,如今正带着两千丹阳兵,几十条改良后的海船、若干水手,在去往吴郡给孙策送信敲打的路上。

反正这点人也吃不了多少粮食,一路上顺流而下时,还能撒几网抓抓鱼,补贴一下后勤。

按计划,步骘给孙策送完信后,也会继续南下,打着劝说王朗的旗号,去福建暗中支援王朗,帮助王朗把福建这块兵家不争之地多捏住半年三个月的。

在刘备看来,给孙策找事做的最终目的,主要是在于牵制,以免自己明年和黄祖动手时,孙策突然不冷静。

而只有诸葛瑾内心才知道,这么做还有另一层好处,但因为不太适合跟刘备这种仁德之人明说,他也就选择了明哲保身,假装糊涂。

这层潜在好处,便是“如果王朗借助山越人之力,跟孙策反复拉锯,会有利于大汉在福建和浙南地区加速汉化、加速归化山越土著势力”。

因为如果只有一支官府势力存在的话,所有山越人都会团结起来,对抗官府,这时候归化速度其实是很慢的。

大汉统治福建也有三百多年了,依然山越比例那么高,汉人只在东冶等极少数沿海江口县城聚居。

而一旦有两个官府,互相争夺洗起来,或许会给山越人许以好处,但也有利于山越人融入汉化。

就好比加多宝和王老吉互相下血本洗,洗到最后把和其正的市场占有率洗死了。

玩过《大航海时代4的玩家应该也不陌生,如果只有一个势力要投资提高港口占有度,那么效果往往不够快,但如果有两家势力互相投资对洗,第三方很快就会被彻底挤到0%。虽然这只是一个游戏里的算法,但其背后的数学模型是有自然意义的。

等将来王朗和孙策洗得差不多了,福建的山越人半数以上被铁血互洗强行汉化后,刘备再最终出面做好人收拾烂摊子,岂不美哉?

虽然这个过程中,可能会有数以万计的山越人,被双方裹挟着互相内战,陷入“代理人战争”而伤亡,但整合效率绝对比和平年代的怀柔快得多。

……

步骘那边还在半路上漂着,也就暂且按下不表。

且说芜湖这边,送走裴茂使团后十天,眼看也快腊月了。

诸葛兄弟的短假终于休得差不多了,诸葛瑾来年二月的成亲事宜,也基本准备好了,不用他再操心。

这天,刚好下了今年冬天的第

最新小说: 超时空史记 隋唐小纨绔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唐时明月宋时关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抗清 穿入维京当霸主